每逢新年,流年运程书籍便大行其道,给信众「参考一番」,许多堪舆学家更在电视节目中分享独到见解,给观众来个来年预测,再教大家「趋吉避凶」之法。运程信息铺天盖地得令人避无可避,冷不防有一、两句钻入耳中,听得人心痒痒;要是发现自己来年运程平平,甚或「预有不测」,便会有好一段日子心绪不灵,辗转反侧。
有一则故事,提到有两个人,一起在家乡村口遇到一位拿着铜锣的术士,他预言二人只能多活两天,到时他会在他们身边出现,只要一敲铜锣,二人的生命便告终结。于是,其中一人忧愁的回家,昼夜不吃不喝在床上等死,过了两天后,术士真的出现,那人一听铜锣声便立即断气死去。至于另一个人,他心想横竖要死,索性拿出财产分给村民并大宴亲朋,全村载歌载舞狂欢了两日两夜;这时术士在那人身边出现并敲打铜锣,但欢乐的歌声已盖过锣声,那人也投入高涨的气氛中,完全没留意术士的存在,直到数十年后才记得那件事,他一笑置之。
态度与生活相辅相成,若将所谓的「预测」放在心上,那只能整天因担心会发生不幸的事,而成为惊弓之鸟,影响日常生活。以感情生活为例,二人相处本来相安无事,但若将「分手的预言」记在心上,那便成为「疑虑的包袱」,大家互相猜疑,试探追踪查短信样样做足,令大家在感情路上喘不过气,大战终于暴发,弄得分手收场──预言当真「应验」了。
人对未来充满好奇,心想若能预知事情的发生便可作准备,即使不能「趋吉」,能「避凶」也好。不过「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,」(传8:8上)即使科技再发达,人类仍无法抵挡天灾人祸。有人会佩带水晶灵符,或放置风水摆设来「改运」,但当遇上意外,却又大叹「唉,都系整定嘅」,那时便明白生命其实只有「安排」,没「运」可言,更体会俗语「是福不是祸,是祸挡不过」的玄机。
倘若未来能被预测,又能被「改名转运求神拜佛」改变,那「预测」就不「准确」了,因为谁知道「未改变」前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?只是做了某些仪式,人便心安理得,疑虑消了便精神来爽利,脑筋也因而灵活,处事效率提高。
既然无法改变际遇,那么花光心血来担忧和避难,也是徒然。未来的事,世上无人知晓,故无谓轻信「流言」(流年预言),无端给自己拱上心灵重担。其实愿意反省,便发现事情的发生,多少由自己的性格造成:因态度轻率而错过机会、因「三心两意」而带来「感情缺失」、因口不择言而惹来「小人」、因神不守舍令意外发生……别将自己的过错,赖到「命中注定」上,因为「骄傲在败坏以先;狂心在跌倒之前。」(箴16:18)
|